具身智能商业化前景不明,金沙江退出早期项目

朱啸虎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

【鹿光网】近日,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天使基金过去几年投资的一些早期具身智能项目已于近几月退出,引发业内对具身智能商业化前景及人形机器人领域泡沫的热议。在3月29日至30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多位专家和创投人士表示,具身智能虽短期面临落地瓶颈,但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朱啸虎指出,金沙江的投资策略聚焦于商业化路径清晰的赛道,他质疑部分具身智能项目CEO提出的客户需求过于虚幻,“谁会花十几万买机器人干活?”然而,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在大会上回应称,朱啸虎仍是其投资人,未撤资。

专家普遍认同具身智能短期瓶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硬件不成熟、成本高企、应用量少导致数据不足,模型能力弱与落地难形成“循环悖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坦言,当前机器人多依赖预设程序,缺乏环境感知与即时交互能力。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认为,具身智能发展呈“S”形曲线,初期需耐心等待产业跃升。

尽管如此,长期前景仍被看好。科技部副司长康相武在论坛上称,具身智能有望催生通用人工智能新范式。王仲远预测,端到端具身智能需5至10年成熟,类似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轨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十年可进入工业和家庭场景。卢策吾更乐观,称具身智能或孕育十万亿级企业。

创投圈观点分化。经纬创投张颖认为机器人赛道泡沫正常,长期必出大公司;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表示,其长期资本将持续布局人工智能等“长坡厚雪”赛道。专家强调,具身智能不限于人形机器人,后者仅占未来“AI+机器人”领域10%左右,但因情绪价值等优势仍是重要方向。

大会还发布技术成果,增强业界信心。智源研究院推出RoboOS和RoboBrain,解决通用适配与复杂任务执行难题,现场展示机器人协作完成指令。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通通”2.0,心智达5-6岁水平,年内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些进展为具身智能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