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面临更大压力,美国关税上调冲击海外市场

汽车
汽车(Pexels)

【鹿光网】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周三(4月9日)表示,由于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对中国重要海外市场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可能面临超出预期的更大压力,或将抑制海外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量极少,此前在美国前总统乔·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已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实施100%的关税。然而,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上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的全面关税措施预计将对中国汽车出口销售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美国关税的突然上调将对东南亚等经济体造成灾难性冲击,中国对这些市场的出口将受到超出预期的更大影响。

他还警告,中国车企应谨慎对待在美国南部邻国墨西哥的扩张计划,因为墨西哥同样处于特朗普关税攻势的针对范围之内。崔东树预测,中国汽车出口量可能出现下降,这一预期较今年1月的预测更为悲观。当时的预测已将2025年的出口增长率从2024年的25%下调至10%。2024年,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根据CPCA数据,今年3月中国汽车出口同比下降8%,扭转了2月11%的增长势头。其中,合资企业和豪华品牌的出口表现尤为疲软,上月出口量为4.7万辆,同比下降45%。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出口量在3月暴跌82.4%,仅为4701辆;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国制造车辆的出口总量为3.81万辆,同比下降56.9%。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在政府补贴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3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4%,达到197万辆,尽管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面临日益加深的通缩压力。第一季度,乘用车总销量为518万辆,同比增长6.1%。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3月的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占比达到50.4%,为近四个月来首次。

这一类似于美国“旧车换现金”刺激计划的政策,通过提供更高的电动车补贴鼓励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截至今年初,该计划已覆盖200万辆汽车。然而,由于就业和收入不确定性,中国家庭在消费支出上仍保持谨慎。

在中国市场占据全球销量90%的电动车巨头比亚迪(BYD),在今年第一季度连续第二季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交付量冠军。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关税政策虽对中国汽车出口构成挑战,但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和政策支持仍为中国车企提供了重要支撑。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成立于1994年,2009年加入并成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营销研究分会,201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业务板块包括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目前,乘联会共拥有会员单位140家,覆盖了国内全部乘用车厂商、部分商用车厂商(主要微客、微卡、轻客、轻卡及皮卡厂商)以及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汽车初创企业)。